关于2025年度贵州省工程系列自然资源类专业职称申报评审工作的公告
发布时间:2025-06-30 15:21
字体大小:大-中-小
访问量:次
打印本页
根据《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25年职称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为做好我省2025年度工程系列自然资源类专业技术职称申报评审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评审条件、范围及申报方式
(一)评审条件:贵州省工程系列自然资源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严格执行《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的通知》(黔人社通〔2020〕19号)要求。
(二)评审范围:因机构改革,原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勘查局、省煤田地质局更名、整合为省地质矿产局和省地质矿产开发院,均归口省自然资源厅管理。为做好行业管理和服务,我厅组建了2025年度贵州省自然资源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范围为:省直企事业单位、不具备评审条件的市(州)企事业单位以及参加社会化评审的民营企业测绘测量、自然资源管理类和地质勘查专业技术人员。
(三)申报方式:2025年度职称申报评审继续依托贵州省人才人事综合业务管理服务平台职称评审子系统开展(以下简称“系统”,网址https://rcrs.gzsrs.cn:9999/),系统2025年7月1日起可登录填写信息。
二、申报评审时间安排
(一)个人申报。2025年7月1日起,申报人可登录系统维护本人信息、填写上传申报材料,为提交申报材料做好准备。填写完成职称信息后点击“预约申报”,到规定时间系统会自动提交,或在2025年7月28日8:00-8月1日17:00点前进行手动申报。
(二)资格审查。用人单位根据《贵州省职称申报评审工作规则(试行)》,认真对照评审条件审查申报材料,发现填报错误、被系统“学术风险预警”提示(以下简称“风险提示”)、其他不符合申报要求问题的,在系统相应板块填写审查意见,并指导申报人进行补正。确保进入公示、推荐环节的申报材料真实、有效、完整、合规,确保补正后的申报材料不存在风险提示,或被风险提示但已进行风险排除,不影响推荐。资格审查截止时间为2025年8月15日前。
(三)公示推荐。用人单位对审核情况以适当方式在线下一定范围和系统内公示5个工作日。用人单位启动公示程序前,申报材料可退回申报人调整补正。用人单位启动公示程序后,为充分保障个人申报意愿和信息安全,信息系统对申报材料开启防篡改保护,除“申报类别”、“评审类别”可按程序依申请调整外,申报材料全流程锁定流转。公示启动后,申报材料不能退回补正。公示期间接到举报反映的,及时进行核实并作出相应处理。公示结束后,对资格审查和公示期间,涉及“风险提示”人员已排除风险不影响推荐的,出具书面说明(加盖单位公章),会同申报材料在系统中上传推荐。本单位未被推荐的申报材料自动终止本年度申报。事业单位推荐申报的,须上传本单位岗位聘用情况。单位公示截止时间为2025年8月15日前。
(四)材料流转。各流转节点接收材料后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和往上一级推送,确保申报人材料在评委会收取材料截止时间(2025年9月15日17:00)前将申报材料准确推送到位。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推送,导致申报人材料不能及时送评的,责任由未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推送的单位承担。
(五)评审费收取。根据《关于重新核定我省职称评审费的通知》(黔价行事字〔1998〕196号),初级职称评审每人每次收费80元、中级职称评审每人每次收费250元、高级职称评审每人每次收费350元。职称评审费通过职称系统统一交纳。省自然资源厅确认接收申报人职称申报材料后,系统生成交费二维码,申报人在规定时限内扫码交费后将收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发送的开具非税票据短信,可按短信通知自行下载非税票据。交费截止时间为2025年9月25日23:59,申报人未在规定时间交费的,视作放弃申报。
三、有关政策要求
(一)用人单位结合用人需求,根据职称评审结果合理使用专业技术人才,实现职称评审结果与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聘用、考核和晋升等用人制度的衔接,应统筹考虑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发展、引进人才需要等方面的情况,确定具体推荐办法和人数。事业单位推荐申报高、中级职称的人数,应在本单位相应高、中级专业技术岗位空岗的1:3比例范围内,单位无空岗的,不可推荐申报参评。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申报职称,不受岗位空岗范围限制。事业单位(身份)人员申报工程系列高、中级职称,须由单位出具本单位正高、副高和中级专业技术岗位空岗情况表(附件1),并上传最新的事业单位岗位聘用人员备案表、事业单位岗位聘用情况备案汇总表,以上材料由单位审查完成公示时统一上传。
(二)正高级工程师申报实行代表性学术成果送审制。申报正高级工程师的专业技术人员须在提交的学术成果中选择1篇论文、著作、译著、技术手册、培训教材、专项报告等作为代表性学术成果,经政策性审查合格并符合送评条件的,评审委员会将申报人的代表性学术成果送不少于2名相关专业专家进行盲评,盲评意见作为评审委员会评审时对申报人学术水平评价的重要依据。送评的代表性学术成果需隐去作者姓名及单位等有关信息后,形成Word格式电子版统一命名为“姓名-代表性学术成果-申报专业-标题”于9月25日17:00前发送至42138361@qq.com邮箱,未按时发送的,视为放弃申报。
(三)在政策性审查中,需要退回申报人补充材料的,申报人应在线上补充材料截止时间前按照审查意见一次性补充完善,之后不再接收补充材料。
四、其他事项
(一)各用人单位、申报人在申报评审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单位公示、申报人和推荐单位承诺制度,未按要求公示和签署承诺书的申报人和单位,其申报材料不予受理。各用人单位要对申报材料(含政策性审查中的补充材料)真实性、合规性严格审核。申报人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经查属实的,政策性审查通过的取消参评资格,评审通过的取消任职资格,从弄虚作假行为认定之日起记入系统诚信档案库,认定之日后的3个职称评审年度内不得申报职称。单位未尽审核职责,帮助申报人弄虚作假的,依据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
(二)专业技术人员受到党纪政务处分的,在影响期内不得申评。
(三)申报正高、副高级任职资格人员及相关人员(转评、破格人员)需要到指定地点参加答辩。答辩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四)相关评审条件、职称政策、问题解答和操作指南等在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贴近贵州需要服务人才成长——贵州职称一站式办理”专题栏汇总发布。
(五)申报人可在系统“申报信息”模块中查阅本“工作提示”,其他本提示未提及的有关职称政策,按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附件:1.申报单位正高、副高、中级专业技术岗位空岗情况表
2.申报材料上传清单及要求
3.工程系列自然资源类职称评审专业分类表
(省自然资源厅人事处,联系电话:0851-86838473
省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联系电话:0851-86850059)
贵州省自然资源厅
2025年6月30日
附件1
申报单位正高、副高、中级专业技术
岗位空岗情况表
单位(盖章):
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空岗数 |
2025年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申报人数 |
||
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空岗数 |
2025年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申报人数 |
||
中级专业技术岗位空岗数 |
2025年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申报人数 |
负责人(签字): 联系电话:
附件2:
申报材料上传清单及要求
一、申报人申报材料上传清单及须确认的信息
申报材料按照系统指引逐项填写、勾选。所有上传申报资料按照以下清单名目统一扫描为独立的PDF格式文件,并完成相应文件名命名(命名格式为:姓名+证书名称或材料名称+序号,如xxx学历证1,xxx年度考核表1,xxx学术成果1),所有材料每页分辨率不得低于150DPI,每名申报人员申报材料上传附件总容量为高级职称150MB、中级职称80MB、初级职称30MB。如上传材料不能体现本人完整业绩的,可上传重要节选。评委会认为确有必要要求申报人提供原件的,申报人应配合。系统严禁填写上传涉密文件。
参考:按黑白扫描A4页面为PDF文件,单页大小为50KB;按彩色扫描A4页面为PDF文件,单页大小为400KB。建议各申报人上传材料页数不宜过多,尽量上传关键信息,方便专家查阅。
上传资料具体清单及须阅知的信息如下:
(一)个人基础信息板块
1.职称证书板块:上传彩色扫描的职称纸质证书,或已取得电子职称证书的,直接引用系统已有的电子职称证书。
2.职业资格板块:上传彩色扫描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已取得二建、二造、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电子证书的,直接引用系统已有证书。
3.申报信息(重要信息)板块:请认真阅读了解,评委会开展职称评审相关信息(包括材料接收、缴费截止时间、咨询电话等关键信息)会集中在此板块展示。
4.聘任信息板块:请提供本人所在单位提供的聘任资料(彩扫描,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请提供聘任证或聘任文件,企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请提供加盖单位公章的聘用证明材料)。
(二)年度考核板块(可黑白扫描)
提供本人取得现任职称以来考核情况。其中,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请提供单位年度考核表(2025年度考核表可不提供);企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如无年度考核表的,可提供单位出具的年度考核证明。
(三)教育经历板块(彩色扫描上传)
按类型选择本人的学历学位类型,按要求填写信息并上传学历或学位证书。请确保必填项信息准确,以免后期学历验证出现不一致情况。
(四)继续教育板块
该板块信息不可填写维护,从首页继续教育管理模块进入维护。该板块有三种获取渠道,一是在公需科目、继续医学(中医)教育平台学习完成的,系统直接提取,不需要申报人提供。二是参加全流程规范管理的继续教育,信息由继续教育承办单位提供,自动计入申报人信息,不需要申报人提供。三是申报人自行参加学习的或其他可计入继续教育的,自行登记填写。
(五)工作经历板块
请填写本人参加工作以来的工作经历,逐段填写。佐证材料请提供该工作期间的任命、调动文件或聘用劳动合同等。
(六)社保缴纳板块
该板块不需要填写信息,由系统自动获取。如申报人认为系统提取的信息不够准确,可自行补充相关证明材料。
(七)业绩成果及学术成果板块
1.提供业绩为奖项的,请提供以下材料:
(1)证书页(单独扫描上传);
(2)获奖文件、获奖公示材料。(单独扫描上传);
(3)以科技奖、技术奖等作为业绩或学术申报的行业协会、学会等非政府奖项,须提供据获奖的相关支撑材料,包括申报奖项通知、获奖公示材料、获奖通知及申报奖项项目的关键材料(项目简介、项目来源证明、项目验收证明等)。
2.提供业绩为项目的,请按要求认真填写,提供真实信息。申报人上传的业绩成果应按照申报评审条件的数量要求,逐个扫描、命名后上传。以工作业绩作为申报条件的,需上传项目来源资料、项目主要材料、项目验收完成证明等。
3.论文、专利、著作等成果
(1)封面彩色扫描,正文可黑白扫描;
(2)论文、著作等已正式发表的学术成果,除成果内容外,封面、目录、版权页等内容,必须扫描包含在内。在SCI、EI发表的论文请提供资质部门出具的检索证明。对于已发表的专著或学术著作,除需展示用于评审的正式内容外,专著或著作的封面、目录、版权页、内容简介、出版社出具的个人数字证明,必须扫描包含在内。申报人应准确填写CN、ISSN号等信息,以免提供错误信息影响后续核验和评审。
(3)每项专利PDF文件必须包含:专利证书、专利说明书和附图、授予专利决定公告文件、专利登记簿副本及专利登记簿副本附页(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下载路径:首页选择“服务”-政务服务平台-专利业务办理-专利事务服务-选择“证明文件和文件副本”栏目下载)。
(4)未发表的学术成果,除正文外,须包含相关证明资料或其他有效凭证。
(5)学术业绩相关附件中,登载期刊需上传国家新闻出版
署检索证明。论文需提供知网、万方、维普检索证明,查重情况根据政策性审查意见按需查询。专著、教材需上传相关数字图书馆检索证明。
特别提醒,申报人用于申报职称的业绩遵循“一事不二用”原则。如某项科研项目获奖,使用奖项模块填写后,就不要再使用科研项目模块填写;获一项业绩获多个奖项的,使用最高奖项即可。同一业绩多次提供既加重本人填报负担,又影响政策性审查效率。
二、申报人所在单位上传清单及要求
所在单位须及时按程序对本单位申报人提交的评审材料予以审核、公示,公示期满后按规定提交申报材料,同时须出具以下材料,逐项加盖单位公章后,扫描上传至系统相应位置(PDF格式,每页分辨率不得低于150DPI),并完成相应文件名命名(命名格式为:年度+单位名称+材料名称+序号,如2025年xx单位公示情况表)。
(一)单位公示情况表;
(二)单位公示情况说明;
(三)单位推荐承诺书;
(四)其他申报人所在单位认为有必要上传的资料。
(五)事业单位请提供加盖人社部门事业单位管理部门的《贵州省事业单位岗位聘用情况备案汇总表》和《贵州省事业单位岗位聘用人员备案表》
三、其他材料附件上传要求
申报助理工程师无业绩的,需上传工作总结或技术总结。
四、材料上传保密要求
申报评审工作严禁上传涉密材料。如需上传涉及商业秘密的材料,须经定密单位确认同意脱敏脱密后填写上传。
附件3
工程系列自然资源类职称评审专业分类表
测绘测量类 | ||
序号 |
专业技术名称 |
相关专业及适用范围 |
1 |
大地测量 |
大地测量、地形测量、导航工程 |
2 |
测绘工程 |
工程测量、形变测量、海洋测绘、矿山测量、地籍测量、 不动产测绘(适用测绘系统专业人员) |
3 |
摄影测量与遥感 |
航空摄影测量内业、外业、航天遥感、航空摄影 |
4 |
地理信息 |
地图数字化、数据库建设及开发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
5 |
地图制图 |
地图制图、地图印刷、地图编制 |
6 |
地理国情监测 |
地理国情监测 |
自然资源管理类 | ||
序号 |
专业技术名称 |
相关专业及适用范围 |
1 |
土地资源管理 |
国土资源调查、耕地保护、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及评价 |
2 |
国土空间规划 (从2022年起申报) |
国土空间规划 |
3 |
生态修复 |
土地复垦、地质勘查、水文、土壤、环境、生物学 |
4 |
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 |
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 |
地质勘查 | ||
序号 |
专业技术名称 |
相关专业及适用范围 |
1 |
地质勘查 |
地质勘查、探矿工程、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岩矿鉴定、遥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测绘、地质工程、水文气象勘察、水资源调查评价、地质环境调查、地质灾害勘查、实验测试、煤田地质、油气勘探开发、矿产资源管理、地质信息、基础地质、地质科普 |
附件1申报单位正高、副高、中级专业技术岗位空岗情况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