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实录|贵州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
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 龚文静: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贵州是全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防灾、减灾工作尤为重要,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今天,我们邀请到省自然资源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杨兵同志,省自然资源厅总工程师、地勘处处长高玉平同志,省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副主任李阳春同志,请他们介绍我省地质灾害有关情况和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先请杨兵同志介绍相关情况。
省自然资源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杨兵:
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首先非常感谢各位记者朋友,长期以来对我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关注与宣传报道。下面我介绍两个方面的情况:
一、贵州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贵州是全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地质灾害易发多发频发,可以从四个维度进行认识。一是分布地域广、密度大。全省88个县域均有地质灾害隐患分布,平均分布密度达0.16处/平方公里,远高于全国平均值0.03处/平方公里。贵州境内共有125.8万座山头,很多群众生活在山顶、山腰、山脚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域。二是灾害种类全、隐患多。国家明确的地质灾害6个种类中,贵州广泛分布的就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5种。截至目前,全省共查明有变形迹象的地质灾害隐患和圈定具备成灾条件尚未发生形变的风险斜坡28221处,潜在受威胁群众200余万人。三是隐蔽性和破坏性强。贵州地质环境脆弱,常年强降雨天气偏多,加之诱发因素难以掌控,隐患不断发展衍生,隐患早期识别困难。四是损失重、影响大。“十三五”期间,共发生地质灾害332起、死亡(失踪)184人,直接经济损失7.5亿元。
二、贵州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情况
2018年,我省入围全国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重点省份。这5年是我省地质灾害排查调查最深入、监测预警最细化、综合治理最科学、能力建设最全面的时期,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方式正在逐步转变,可以概括为六个“不断完善”。
第一,“统一领导和基层自治”的防治指挥体系不断完善。我们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建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防治指挥体系,调度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防治工作,同步健全防治管理责任制度,压实各级各有关部门防治责任。同时,突出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和主观能动性,由县级人民政府牵头,以乡、村两级为主体,建立群测群防网络,激发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的内生动力,提高他们识灾、避灾、防灾、减灾的能力。
第二,“隐患点与风险斜坡”的风险管控机制不断完善。针对大量灾害发生在台账外的问题,我们强化隐患“全生命周期”管控,从传统的以隐患点为主要管理对象,转变为以隐患点和风险斜坡为管理对象的“点面双控”风险管理。以县域为单位,全面开展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及风险评价,查清全省各县域的基础地质条件,并对各类隐患点和存在孕灾可能且有发展变化迹象的风险斜坡进行定量定性评价。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风险管控措施,防止因灾造成人员伤亡事件的发生。
第三,“人防与技防”相融合的监测预警机制不断完善。“灾害什么时候发生”一直是防治工作的痛点和难点。对此,我们一方面完善群测群防工作机制,推动一线监测从“无责任的义务”向“有报酬的责任”转变,积极开展“有奖报灾”等活动,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参与防灾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实施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工程建设,建立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指挥平台,建立监测预警信息化标准体系,完善监测预警响应管理制度,提升基层临灾预警和快速处置能力。
第四,“治理工程与绿色防护”的生态治理机制不断完善。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探索地质灾害治理和矿山废弃地修复、耕地整治开发、自然生态修复等工程项目资金整合,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按照工程措施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要求,修订地质灾害综合防治项目管理办法,完善并执行治理工程过程监管制度,强化治理工程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生态保护,确保治理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效果。
第五,“避险搬迁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机制不断完善。充分借鉴我省易地扶贫搬迁经验做法,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避险移民搬迁新机制,将集中安置点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结合,做好避险移民搬迁“后半篇文章”,推动乡村振兴。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安排部署,还探索衔接房地产等方面政策,通过购置商品房、保障性住房、国有存量房等方式,推动避险移民搬迁。
第六,“国家投入与社会投入”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我省地质灾害防治任务繁重,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整合,推动防治资金投入多渠道、多样化。我们完善特大型项目储备制度,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倾斜支持。各地将地质灾害防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发挥政府投入的主导作用。严格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要求,落实人为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的治理费用。
自实施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以来,全省共成功避让地质灾害106起,在防治工作中有效处置险情599起。尤其是“十四五”期间防治成效最明显,2021年全省因灾死亡失踪4人,2022年以来全省因灾死亡失踪3人,同期相比大幅减少。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抓铁有痕的决心和久久为功的韧劲,推进全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
我先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 龚文静:
谢谢杨兵同志的详细介绍。下面进入答问环节,请记者朋友们就关心的问题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谢主持人,我是贵州日报记者。刚才发布人提到,我省地质灾害存在分布地域广、隐蔽性和突发性强等特征,对此全省自然资源部门在地质隐患排查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谢谢。
省自然资源厅总工程师、地勘处处长 高玉平:
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全力探索突破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技术路径与方法,联合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高等院校,扎实开展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依托天上查、空中看、地面核的方式,形成了“天-空-地”一体化的地质灾害早期识别体系。
一是天上查
目前在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每年都有大量灾害发生在已查明隐患点范围之外。2018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卫星综合遥感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对广域范围找出发生地表形变的区域,为隐患动态排查提供基础数据。针对我省地形起伏大、植被覆盖茂密和多云多雨气象时间长等客观自然条件的影响,我们启动了多源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数据协同处理研究工作,该项技术于2019年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探索开展了贵州山区滑坡隐患人工智能早期识别工作,其中“基于遥感影像的滑坡隐患和受威胁房屋智能识别技术研究”2021年荣获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自实施综合防治体系建设以来,我省通过卫星遥感综合识别工作累计发现新增形变区3326处,识别出地质灾害隐患284处。
二是空中看
卫星遥感排查易受观测角度、植被遮挡、云雾天气等因素制约和影响,对此我们采用机载三维激光雷达和无人机航测的方式作为补充。省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装备了应急指挥车、旋翼航拍系统、三维激光扫描仪等设备。9个市州和41个防治重点县(市、区)均配备了无人机,为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精细化调查、突发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等及时提供高分辨率影像资料。自实施综合防治体系建设以来,我省利用机载三维激光雷达技术重点获取了1000多平方公里的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和光学影像,共识别出地质灾害隐患527处。
三是地面核
我们组织23家地质灾害资质单位,利用天上、空中调查形成的遥感影像和数字模型,结合第三次土地变更调查成果数据等相关资料,累计共划定斜坡单元108622处。在此基础上,全面核查各斜坡单元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斜坡结构类型、水工环地质条件、人类工程活动等要素,对斜坡单元进行定量打分判别,锁定地质灾害隐患和风险斜坡,完成全省88个县(市、区)优于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和风险评价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共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10025处,划定风险斜坡18196处,受威胁群众200余万人。
人民网记者: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是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请问贵州实施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中,是如何推进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的?有哪些新的突破?谢谢。
省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副主任 李阳春:
这位记者朋友所提问题非常准确。监测预警很重要。基层干部如此说:你提前10分钟给出预警,我们可以撤离避险人员;提前半个小时告诉我们,我们可以避免大量人员伤亡;提前两个小时告诉我们,我们基本可以避免人员伤亡。但是受制于人类对成灾机理和发灾规律的科学认知不够,灾害什么时候发生?已然成为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的一大难题。贵州地质地形条件特殊,这个薄弱环节的困难性显得更加突出。面对如此难题,我们通过新技术应用和管理方式创新,不断提高监测预警水平。
第一,“人防”基础不断夯实
在综合防治体系建设中,我们做实“一体五位”群测群防体系,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都要至少落实1名监测员、1名村干部、1名国土所长、1名技术保障人员、1名乡镇负责人。对危害范围大、威胁人数多的隐患点,落实两名以上一线监测人员,目前全省地质灾害一线监测人员有2万余名。对一线监测人员,给予每月600元的监测业务补助,推动监测管理“无责任的义务”向“有报酬的责任”转变。同时,推行“地灾智防”APP,实现监测数据的全程记录与监测业务全程跟踪,提升群测群防管理精细化和实战化水平。
第二,“技防”能力不断提升
在实施综合防治体系建设中,我省专门实施提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专项工程,依托物联网、大数据、卫星通讯、云计算等新技术,推动全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由传统方式向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变。2018年,联合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监测预警关键技术、气象风险预警阈值和地质灾害风险排序等相关研究,制定全国首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指南》。2020年,联合武汉大学、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等单位组成科研团队,实现地表三维模型自动化、高效重建。2021年,联合云上贵州公司建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指挥平台”,实现对危急危重隐患点进行自动化监测。同时,经过近5年的不懈努力,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安装地表形变监测仪,裂缝计、倾角仪、红外视频、扫描机器人等专业监测设备,累计建成地质灾害隐患自动化监测站点7772处,监测点数量和覆盖面位居全国前列。
第三,“技术支撑”不断强化
2018年,我们在全国率先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对口技术保障机制,由具有地质灾害防治资质的30家单位,抽调430名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专业技术保障队伍,对应全省88个县(市、区),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保障工作,切实解决基层地质灾害防治专业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2020年,我们制定了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备战机制,提前部署人员、设备、物资、数据等相关准备,确保遇险时能够迅速投入救援工作。今年,我们进一步强化了部门协同联动,联合省应急厅制定了地质灾害防灾抗灾救灾工作协同联动机制,进一步细化明确两个部门在“防”与“救”中职责分工,全面完善了信息共享机制、宣传培训机制、会商研判机制、调查评估机制等,有效构筑完整“防”与“救”的工作链条。
央广网记者:
谢谢主持人,我是央广网记者。请问如何提升全民防灾意识?下一步,我省将采取哪些措施打通防灾减灾“最后一公里”?
省自然资源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杨兵:
非常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说到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氛围,我们在座各位一定有切身感受。这几年每到汛期,无论是电视、广播、微信、抖音,还是省内各条高速公路沿线、城市户外大屏、地铁公交、村居校舍等等,防灾减灾的宣传标语、科普动画、公益广告、短视频、宣传海报等随处可见。大家获取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和信息的途径更多,速度更快。自2018年实施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以来,面对日趋严峻的防治形势,我们通过不断科普宣传、紧急避险和信息报送三大机制,切实提升监测预警的实效,着力打通防灾避险“最后一公里”。
第一,完善科普宣传机制
在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工作中,科普宣传是重要组成之一。按照“灾前参与监测预防,灾中配合避险撤离,灾后响应重建帮扶”的流程化思路,以受威胁群众为重点,着力构建目标导向明确、内容通俗易懂、载体丰富多样的地质灾害宣传动员工作体系。今年,我省紧扣防灾减灾主题,坚持线上线下共同发力、农村城市统筹协调的原则,还特别开展了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活动,防灾宣传走进社区、村寨、机关、工厂等。充分运用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微信抖音微博等新媒体优势,整合省市县乡的各类宣传资源,大量投放地灾防治科普公益广告和宣传视频。营造“人人参与、人人配合”的防灾减灾宣传氛围,群众的识灾、避灾能力显著提升。
第二,强化信息报送机制
这几年,我省不断优化部门协作方式,打通信息共享渠道,健全完善风险会商研判机制,实施预警预报“消息树”工程,将隐患点“一体五位”人员(每个地灾隐患点建成监测员、村级负责人、乡镇负责人、自然资源所负责人、技术支撑人员“一体五位”地质灾害隐患预警和处置模式)纳入预警预报范围,完善预警信息的发布和接收确认制度,及时向相关部门、乡镇和受威胁群众发布地质灾害气象及相关预警预报信息,提醒群众做好识灾避险,确保信息内容精准、发送及时、接收及时。实施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以来,全省共发布预警信息近600万条,基本覆盖全部受威胁群众。
第三,建立健全紧急避险机制
一是严格落实“三个紧急撤离”(危险隐患点强降雨时紧急撤离、隐患点发生异常灾情时紧急撤离、对隐患点灾情不能正确研判时紧急撤离)。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或应急避险场所。二是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发放“防灾明白卡”和“避灾明白卡”,全覆盖开展临灾避险演练,完善各隐患点防灾预案,逐一明确防灾责任人、预警信号、撤离路线、临时安置场所和自救互助方法,确保关键时候用得上、能执行。
防灾减灾救灾,关口前移是关键,力量下沉是重点。社区、村寨是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也是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我们将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推广防治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制度创新、成果运用,实时报道先进事迹、典型案例,积极推进“群众报灾”,重奖报灾防灾有功人员,实现从“要我防”到“我要防”的观念转变。谢谢!
贵州广播电视台记者:
实施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避险移民搬迁工程,是党中央确定的自然灾害防治九大工程之一,也是彻底消除地质灾害隐患风险,确保人民群众根本安全的防治措施。请介绍一下贵州实施这项工程的相关情况?谢谢。
省自然资源厅总工程师、厅地勘处处长高玉平: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在实施我省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将“当下防”与“长远治”相结合,统筹有限财力,组织实施避险搬迁和工程治理等项目,有效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2018年以来,全省共安排资金25.23亿元,用于475个综合治理项目(其中避险搬迁项目83个、工程治理项目392个),消除1000余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效保障24.9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强调以人为本,坚持“六项优先”
以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目标,坚持“六项优先”原则安排实施综合治理工程,即:坚持危急险重优先、入库项目优先、避险搬迁优先、项目精准优先、流域整治优先、目标成效优先。总体要求就是:哪里危险优先治理哪里,讲求实效。
二是对标“六个精准”,强化项目管理
建立综合防治项目管理市场诚信制度体系,通过“线上”平台实时监管和“线下”现场抽查指导,推动所有项目全过程监管,推进综合防治工程“项目选择精准、勘查设计精准、施工组织精准、资金使用精准、责任到人精准和治理成效精准”。
三是加强部门联动,推动绩效落实
省自然资源厅和省财政厅联合组成暗访指导组,开展专项检查,落实“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财政资金管理要求。对存在弄虚做假的,以问题线索的方式移交纪检监察部门进行查处。
四是开展专项整改,推进问题“清零”
针对部分项目实施进度缓慢,资金执行率低的问题,2021年7月起开展“清零行动”,用时5个月,项目完工数由1290个增加到1370个,资金执行率从71.66%提高至84.14%。2022年5月起建立“清零行动”常态化制度,从源头上防范问题新增。
五是整合政策资金,统筹推进搬迁
新国发2号文件明确:优先支持贵州开展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对处于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区的人员实施避险搬迁。对此,我们开展了全省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区人员避险搬迁工作面临困难及对策研究,在此基础上编制《贵州省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规划(2022-2031年)》,将结合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等战略,整合相关政策资金,分批分次实施避险搬迁,从根本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谢谢。
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 龚文静:
感谢三位发布人的详细解答,今天的现场提问就先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可以会后与省自然资源厅取得联系作进一步采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三位发布人,感谢记者朋友们!谢谢。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