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发展改革委:
刘嘉赋委员提出的《以铜仁为试点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收悉。经我厅认真研究,提出如下会办意见:
一、中央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相关部署要求
2021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机制实现机制的意见》(中办发〔2021〕24号),明确到2025年,初步形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度框架,初步建立比较科学的生态产品核算体系。
2021年9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机制实现机制的意见〉分工方案》(发改基础〔2021〕1281号),明确相关部委职责分工,确保各项任务持续推进并取得成效。
2021年10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机制实现机制的意见〉部内任务分工的通知》(自然资办函〔2021〕1836号),将涉及自然资源部的6大项,15小项任务分解,相关司局对标对表,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二、贵州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基本情况
2020年5月,贵州省长江办发文确定在赤水市、大方县、江口县、雷山县和都匀市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通过试点建设力争为全省乃至全国生态良好的欠发达地区生态产品机制实现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2022年7月,贵州省委办公厅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贵州省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行动方案》(黔委厅字〔2022〕30号),充分发挥贵州优良生态环境的最大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积极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加快推动建成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
2022年10月,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印发《贯彻落实贵州省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行动方案厅内部任务分工》,将涉及我厅的17项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到相关处室,确保相关任务落地见效。
三、省自然资源厅相关工作推进情况
(一)扎实做好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和年度国土变更调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摸清了各类自然资源类型、分布、范围、面积等家底。年度国土变更调查通过遥感监测发现各地类动态变化情况,及时更新调查成果,保障“三调”成果的现势性,为编制生态产品清单提供真实、准确的基础数据,支撑生态文明建设。
(二)加快推进全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全省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累计完成739个、面积12867.68平方公里的地籍调查任务。省级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累计完成48个、面积6776.15平方公里。按照计划,2023年完成3个省级重点区域自然资源调查,即全面完成省级重点区域自然资源调查工作任务。另外,铜仁市级51个重点区域自然资源,2022年完成5个、面积73.2平方公里;184个非重点区域自然资源,2022年完成75个、面积10.26平方公里。
(三)统筹推进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选取遵义市、六盘水市、毕节市、铜仁市及黔东南州等5个市(州)作为试点地区。编制完成省市两级试点实施方案,省级实施方案经报请省委、省政府两办印发实施。编制省市两级自然资源清单并经部审查备案后,省级清单报请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制定省级试点34项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建立涵盖21个厅(局)和5个试点市(州)人民政府的省级联席会议制度。完成试点中期评估工作并得到部权益司充分肯定,正在持续推进试点各项探索工作。
(四)持续推进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试点。全面完成铜仁市全域、六盘水市钟山区、贵州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思南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等4个试点区域全民所有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通过试点构建了省级资产清查价格体系,搭建了三维展示平台,初步建立适合贵州的资产清查制度,探索开发了资产清查软件。
(五)稳步推进58个省级自然保护地自然资源资产清查。2021年,印发《贵州省自然保护地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工作方案》,分三年度完成58个省级自然保护地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其中包括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州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州省思南白鹭湖国家湿地公园、思南乌江白鹭洲风景名胜区、思南县四野屯省级自然保护区、思南万圣山省级森林公园、九龙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已完成2021、2022年度共计46个自然保护地实物量清查、经济及生态价值估算。正在开展2023年度12个自然保护地资产清查。
(六)全面开展全省建设用地利用情况起底大调查和城镇基准地价更新。组织开展全省建设用地起底大调查,截至2022年底,铜仁市共有批而未供土地8.15万亩,闲置土地4.75万亩。指导铜仁市及所辖县(市、区)推进城镇建设用地基准地价编制工作,铜仁市所辖县(市、区)城镇建设用地基准地价实现了全覆盖。
(七)配合做好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工作。根据国家关于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等相关要求,我厅积极配合省财政厅做好相关工作,每年定期提供全省分县的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作为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分配依据。2022年11月,我省“三区三线”划定成果经国家审查同意启用,其中,铜仁市共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4578.59平方公里,占市域国土面积的25.42%。2023年4月,根据省财政厅来函,我厅及时将最新“三区三线”划定成果中全省各县(区)的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提供省财政厅,作为2023年度转移支付分配依据。
(八)全力配合创建梵净山国家公园。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我厅积极配合林业部门做好梵净山国家公园创建工作,及时提供有关基础数据,配合做好梵净山国家公园范围划定工作,参与协调有关矛盾冲突处置。按照《国务院关于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的批复》,结合职能职责,将创建梵净山国家公园纳入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目前,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已经省政府常务会、省委常委会、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由省人民政府上报国务院。
(九)积极做好项目建设用地保障服务。出台《关于强化用地保障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通知》《关于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统筹用地规划布局、项目选址、用地分类管理和审查报批、用地计划保障、土地供应等方面,提出加强用地保障全流程管理的具体政策措施;积极配合省文旅厅开展闲置低效旅游项目盘活。
(十)鼓励谋划生态保护修复项目。鼓励铜仁市结合《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黔府办函〔2023〕4号)有关支持政策,积极谋划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下步,我厅将一如既往做好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相关工作,继续推进年度国土变更调查、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省级自然保护地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建设用地利用情况起底大调查和城镇基准地价更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等相关工作。积极配合牵头部门推进江口县等5个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工作。
贵州省自然资源厅
2023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