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自然资源厅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3009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发布时间: 2023-06-05 15:07      字体:[]

省委组织部:

民建贵州省委提出的《关于贵州推进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的建议》收悉,现提出如下会办意见

一、强化规划支撑

根据《贵州省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工作实施方案》(黔组通202124,结合试点工作要求,我厅会同贵单位以及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制定印发《贵州省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村庄规划设计方案编制导则(试行)》,对红色美丽村庄规划的主要内容、编制要求作出具体安排,积极指导全省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并成立省级加强村庄规划、助推乡村振兴指导服务工作组,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和“1+1”驻村规划师机制。目前,第一批23个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和第二批7个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庄规划已批复实施。一是在规划组织上,强化党建引领作用。要求各地在推进规划中,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形成党委、政府主导、村支两委协同、业务部门协作、编制单位支撑、村民深度参与的规划编制组织方式,共同研究需解决的村民建房、产业发展等问题。二是在规划方法上,注重两个围绕。一方面,围绕红色做文章。深入研究并挖掘红色文化和红色基因,活化利用红色资源,防止大拆大建,严格保护历史原真性和风貌协调性;另一方面,围绕美丽下功夫。规划中系统保护村庄自然风光和田园景观,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在成果要求中必备风貌引导图,注重村庄特色风貌引导和建筑风貌协调。三是在规划实施上,注重工作衔接、陪伴服务。探索建立驻村规划师陪伴式服务工作机制,全程领衔和指导规划编制和执行,共商共谋,保障规划实施不走样。

二、强化用地保障

一是我厅2021年启动了建设用地起底大调查,摸清了全省农村(包括红色美丽村庄)低效建设用地的数量、位置和规模,并建立了基础数据库。根据农村产业发展情况、低效建设用地情况,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加快盘活农村低效建设用地,推动产业发展。二是指导用好出台系列要素保障政策。紧跟国家最新政策要求,聚焦稳住经济基本盘,围绕贵州高质量发展需求,出台助力抗疫情稳经济促发展保稳定、保障四化用地、助推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等系列要素保障支持政策,获自然资源部和省政府充分肯定。三是强化建设用地计划保障。继续专项安排脱贫县每县每年600亩专项指标,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发展;四是按照国家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改革新要求,自2021年起,单列管理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用地计划,目前已向国家申报4.03万亩村民住宅建设新增用地计划指标,实现村民住宅建设合理用地应保尽保。

三、强化宣传推广

一是针对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制作《贵州省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便民手册》第二册,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将红色美丽村庄试点的概念内涵、政策要求、典型特征、作用意义、类型划分、成果要求、支持政策等内容,通过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让村民充分理解规划意图、主动参与,促进共商共治。二是组织开展全省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优秀案例和最美乡村规划师评选活动广泛收集各地村庄规划编制、实施、管理过程中的样板案例和先进典型,其中,6个红色美丽村庄被评为优秀案例;并举办乡村振兴·规划先行 和美乡村·希望田野贵州省首届村庄规划展,将评选出的优秀案例在省地质博物馆展出,免费向公众开放,有效促进规划交流,宣传乡村振兴贵州经验

四、强化管理服务

为有效促进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农业、工业、旅游等产业项目落地,我厅自主研发贵州省村庄规划便民服务系统黔村规APP”,并在红色美丽村庄推广使用,黔村规APP纵向联通省市县乡村五级,横向联动自然资源、农业农村、住建部门,通过与农业农村、住建、文旅、林业等部门之间数据汇交和共享,有效避让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地灾隐患点、风险斜坡以及饮用水源保护地等区域,有效解决红色美丽村庄项目选址、村民建房等实际需求,促进生产、生态、生活三生空间融合发展。

强化一线调研

为更好地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进一步提升乡村规划建设水平,印发《关于开展村庄规划工作调研的通知》,坚持问题导向,组成三个调研组分赴全省九个市(州)开展工作调研,重点对已批复实施的省级红色美丽村庄试点等各类村庄规划成果开展回头看了解各地在村庄规划编制、农村产业发展、用地需求保障等方面面临的难点堵点问题,为下一步村庄规划管控全覆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

下一步,我厅将按照相关要求,一是继续指导各地编制实施好红色美丽村庄规划,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做好产业引导,切实保护好村庄的选址要素、传统格局、自然生态和田园景观等整体空间形态与环境,强化村庄总体风貌管控,二是继续强化政策落地,保障村民合理建房、建设用地依规选址、节约集约、依法审批要求,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三是加强宣传力度,结合主题教育,提升红色故事、红色文化的渗透力、感染力和传播力。四是持续强化管理服务,会同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部门持续推广运用黔村规APP,提升村庄管理质效。

贵州省自然资源厅

20235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