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报丨周宏文:富矿“精”开 奋力“黔”行
发布时间:2025-03-25 21:45
字体大小:大-中-小
访问量:次
打印本页
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着眼国家大局,把“富矿精开”作为全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最大优势和关键一招,战略性推进“富矿精开”,筑牢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根基,赋能贵州省高质量发展。
贵州省自然资源系统围绕深入推进“富矿精开”,以“多找矿、找好矿、找大矿”为目标全力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高位统筹,强化组织领导,省政府成立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省长担任组长,汇聚多部门力量,全面统筹推进找矿工作。科学谋划,精准制定策略,精心编制了延续至2035年的找矿行动实施纲要,明确找矿目标、重点区域与技术路线,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了蓝图。专家领航,提升找矿效能,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作为首席专家,在全省优选95名地质勘查领域相关专家,组建权威找矿专家指导委员会,确保找矿工作科学推进。健全机制,夯实工作根基,健全完善全方位工作规章保障制度,涵盖项目管理、资金管理、质量监督、成果验收等环节,保障找矿工作规范有序开展。专项保障,筑牢资金支撑,省政府批准建立了省级地质勘查专项资金,2021-2025年省级财政共安排16.96亿元专项资金,实施地质找矿项目225个。智汇赋能,锻造人才队伍,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困难和问题,每年在全国邀请业内资深专家举办研讨培训,大力推广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研究解决了难点堵点问题,培养锻造了高素质找矿队伍 。
时光不负追梦人,贵州省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取得丰硕成果。一是地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探获煤炭、磷矿、铝土矿、锰矿、金矿、萤石矿等一批战略性矿产,其中新增磷矿、铝土矿资源量超过全省保有资源量的一成以上。贵州省清镇市汪家寨铝土矿普查项目,取得黔中地区铝土矿找矿近30年来的重大突破。贵州省赫章县大坪子铅锌矿普查项目,取得继2015年发现赫章县猪拱塘铅锌矿以来在该地区新的重大突破。每年实施10幅1∶5万矿产地质调查,把全省覆盖率从21.98%提高至29.73%,圈定找矿靶区91处。二是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效。隐伏超大型喷溢沉积型锰矿找矿勘查理论技术体系与工程应用,获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深部矿产资源智能预测理论方法创新与找矿突破,获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实施黔西南金矿多层次构造滑脱成矿系统研究与找矿预测,创新了贵州省西南部卡林型金矿成矿理论。研发了新型卡埋钻事故处理专用工具“振动拔管器”和接头外平高强度钻杆,助力项目快速顺利实施。采用深穿透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和物探物联网大地电磁测深+长周期激电四极测深,实现铅锌矿准确定位。采用扩频激电测深技术,解决了激电大深度勘探技术难题。三是人才队伍建设成果丰硕。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贵州省综合施策,积极锻造高素质找矿人才队伍,分别涌现出省部级高层次人才72人、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4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10个,为找矿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下一步,贵州省将按照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总体要求,把国家想突破的方向和贵州省能突破的切口契合起来,科学统筹谋划“十五五”地质找矿工作,加快推进矿产资源勘查和增储上产,在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中作出贵州贡献,在积极融入国家战略中赢得贵州发展。一是做好基础研究,大力拓展找矿空间。围绕贵州省所处重点成矿区带和成矿有利区,加强1∶5万矿产资源调查、航空磁测、区域重力等基础调查,逐步夯实基础地质工作。大力推进毕节地区磷矿、西部含锰灰岩、黔东南地区金矿、黔中地区中深部隐伏铝土矿等新区域、新类型、新层系、新深度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研究,深入拓展找矿新空间。大力推进已有地质资料二次开发利用,研究提出一批可供勘查的找矿靶区。二是高效推进勘查,全力推动增产增储。科学统筹财政资金,引入先进设备,围绕老区(矿集区)“就矿找矿”,拓展新区(成矿有利区)找突破,加大煤、磷、铝、锰、金、煤层气、页岩气等战略性矿产勘查,力争多找矿、找好矿、找大矿。三是探索创新机制,充分激发找矿活力。探索建立多元合作勘查机制,建立矿产资源风险勘查投资基金,构建“资本化投入、市场化运作、专业化决策、企业化管理、产业化发展”的矿产资源勘查模式,引导和拉动社会资金投入矿产资源勘查。建立找矿奖励机制,充分调动矿业权人、国有地勘单位等各类社会主体参与找矿的积极性。四是科技赋能驱动,强力助推找矿突破。鼓励科研院所、地勘单位、矿山企业等相关技术团队,创新、推广、应用地质找矿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探索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提升地质找矿效率。支持地勘单位研发、升级、替换一批勘查装备,提升找矿综合能力。五是狠抓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提升找矿能力。依托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培育矿产勘查开发领域集聚创新型人才队伍,着力培养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加快推进省属地勘单位改革,建设一支布局合理、精干高效、协调有序的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队伍,提升整体找矿能力。六是协同各方资源,形成找矿行动合力。加强省、市、县三级工作协调机制,在谋划项目、安排资金、利用地质成果资料等方面全省形成一盘棋。指导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与相关部门建立协调机制和绿色通道,积极帮助地勘单位做好临时用地、用林等相关协调工作,构建政策支持有力、各方协作顺畅的良好找矿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