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2021网站改版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两会漫议 | 深耕矿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发布时间:2024-03-12 09:46

字体大小:--

访问量:

打印本页

今年全国两会,记者的一个显著感受就是国家和社会对地质找矿工作的重视程度正在加强,而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地质找矿也在进入发展新时态。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强化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加大油气、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加快构建大国储备体系”。对于能源和矿产资源要“手中有,心不慌”,业内共识也日渐增强。
当前,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蓝图铺展、号角激越,政府、企业、地勘队伍都铆足了劲儿。两会期间,这样的信号释放更加强劲:贵州代表团把首场集中采访活动的主题落在“富矿精开”上,多位来自矿山企业、地勘单位、行业高校的委员代表,则分别就资源保障、成立资源风险勘查资本市场、规范地勘行业职业准入等内容,为国家在保障能源资源安全方面解决难点、消除痛点、打通堵点献计献策。
新的形势下,地质找矿工作要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就要积极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大创新力度,用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新的思维改造提升“传统”,积极促进矿业产业链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一要持续释放政策动能。去年以来,自然资源部通过扎实的调查研究,密集出台矿业新政,大力推动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找矿,获得矿业界的支持和好评。下一步,还需要继续推出新的政策,塑造优良营商环境,并进一步解决当前影响矿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
二要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如今,地质找矿聚焦深部矿和隐伏矿,难度大幅提升,这就需要把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放到更加显著的位置,透彻研究矿产资源的生成赋存规律,清晰描摹地下矿脉的走向,研发更有效的仪器装备,同时推动矿业快步走上综合利用、集约节约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要积极拥抱数字经济。在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今天,推动“人工智能+地质”势在必行。近些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各大科研院所和高校,积极研发人工智能服务找矿的应用场景,并在矿产资源预测、矿山开采等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相信在“大力推动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的基础上,新质生产力也能成为地质找矿实现跃升的重要推力。
四要融入高水平对外开放。矿产资源的分布本就具有不均一性,需要人类从共同发展的角度,充分利用全球市场科学调配,而地质科技的进步则更需要全球科学家携手研究推动。如今,作为繁荣世界经济的组成力量,中国的地勘单位和企业也应进一步加强境外地质调查以及与周边国家的矿业合作,在国际舞台上讲好携手共进、互利共赢的精彩故事。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这场“春天的盛会”,擘画着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未来。期待地质找矿也能在发展新时态实现高质化、新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