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资源报|盯紧“一把手” 守牢“饭碗田”
发布时间:2024-01-23 13:25
字体大小:大-中-小
访问量:次
打印本页
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的一项内容引发舆论关注:2023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开展了耕地保护专项监督,对66件耕地违纪违法问题线索进行集中督办交办,共追责问责746人。值得注意的是,其中204人为地方党委、政府或部门“一把手”。这次专项监督的层级之高、力度之大,释放出压实“一把手”耕地保护责任的强烈信号,也让各级领导干部再次感受到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考核强大的震慑力。
民以食为天,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保护是“国之大者”。每个地方“一把手”的肩上,都扛着一份沉甸甸的耕地保护责任。近年来,我国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守住了耕地保护红线,夯实了粮食安全根基。其中,耕地保护责任制功不可没。
但也应看到,仍有一些地方在落实党中央耕地保护决策部署时打折走样,特别是少数“一把手”不知敬畏、任性妄为,最终在耕地保护红线前撞得头破血流。
耕地是我国最宝贵的资源,保护耕地仅靠内在自觉远远不够。对于不担当、不尽力的,必须依靠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来纠治,以外部约束激发内生动力。从2022年到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两年要求落实好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决心之大、要求之严前所未有。新的一年,省级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首考”,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党中央的指向非常明确,集行政管理、执法督察、纪检监察、审计等多方力量,从党政“一把手”抓起,层层压实责任,让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落地见效。
开展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考核,全面压实的是责任,杜绝的是各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或改变耕地用途行为,对耕地保护方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失职渎职的,严肃追究责任。特别是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的要求,将促使各地“一把手”们更加清楚地感受到肩上责任的分量,杜绝打折扣、搞变通,守好各自的责任田。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保护与发展从来就是辩证统一的。上述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和“一把手”拎不清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为政绩而“开绿灯”有重要关系。开展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考核,就是要促使各级党委和政府维护规划权威,严格用途管制,科学有序布局建设项目,从源头上避免或减少建设占用耕地,不断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逐渐改变粗放用地发展模式,形成集约高效发展模式,从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以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
近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对国家有关部门实施对省、自治区、直辖市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情况的考核作出明确规定,为盯紧“一把手”、守牢“饭碗田”再添法律支撑。希望在党政同责考核的保驾护航下,中国饭碗能端得更牢更稳。(记者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