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2021网站改版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激活社会资本“一池春水” | 道真吸纳社会投资1.59亿元创新生态修复模式

发布时间:2023-04-18 18:30

字体大小:--

访问量:

打印本页

清澈的芙蓉江支流梅江河水静静流淌,曾经堵塞狭窄的河道经过疏浚终于通畅了!

  

  暖春时节, 位于遵义市道真自治县三桥镇塘村村的生态护岸与河道疏浚项目加快施工,现场挖掘机和渣土车加紧作业,挖土、装车、下土、覆土,机声隆隆,一片热火朝天。

  

  谁曾想,梅江河过去因淤泥和生活垃圾长期堵塞,导致河道行洪困难,一逢雨季,周边大面积农田被淹。

  

河道疏浚现场。


  去年,道真自治县以实施武陵山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为契机,针对芙蓉江支流梅江河启动实施水土保持修复,除对河道开展综合治理外,还实施包括生态岸坡垒砌、泄洪沟、田土生态质量改善、人居缓冲带绿化等建设内容,进一步改善流域水生态环境,强化沿线区域的水土保持。

  

  而现场参与施工的,不仅有实施生态修复项目的中标单位,更有社会资本引入的企业。

  

  依托三桥镇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道真自治县在做好芙蓉江支流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一家来自重庆市的漂流旅游开发企业参与施工。

  

  “梅江河流域一带,两岸既有田园风光,也有峡谷风光,河流落差起伏明显,非常适合开发漂流旅游啊!” 谈及投资道真的原因,贵州逐水者体育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李江说,道真地处黔北,背靠川渝地区,距离重庆市仅1.5小时车程,每年夏季都会吸引络绎不绝的重庆人观光避暑旅游,拥有巨大的潜在旅游市场价值。

  

  据了解,该公司是来自重庆市的一家民营企业,早在几年前,已在习水县和仁怀市交界成功开发飞鱼谷漂流项目,尝到了贵州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带来的“甜头”。

  

  “目前,我们也在参与河道清淤作业,推动施工进度,争取在今年5月达到试运营条件,迎接首批游客。”李江表示,公司预计总投资3000万元,分二期对梅江河流域进行漂流项目开发运营,接下来还会完善位于三桥镇塘村村的旅游接待中心、游客停车场、露营基地等基础配套设施。

  

  社会资本的参与,为芙蓉江支流的生态修复工程带来新的活力,生态修复不再只是政府一家的事。

  

进行清除淤泥施工。(陈庆军 摄)

生态护岸施工。(陈庆军 摄)


  2022年以来,道真自治县以武陵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为契机,创新推出了“政企”协同作战建设模式,采取政府主导、自然资源部门牵头抓总、县属国有企业组织实施的方式,创新资金筹集模式,目前到位上级专项资金1.27亿元,吸纳社会投资1.59亿元,激活社会资本“一池春水”,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道真自治县,吸纳社会投资参与生态修复实施已不是个例。

  

  走进河口镇大田村土地整治项目施工现场,层层叠叠的梯田错落有致。经过石漠化土地整治后,曾经的石岩地通过碎石固定和补充覆土等方式,已经重新达到复垦条件,经过土地整治新增耕地面积约100亩。

  

  该项目由道真自治县交通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参与,是道真自治县在实施生态修复过程中,调动县属国有企业参与融资和组织项目实施的典型案例。

  

大田村土地整治中。


  项目现场施工负责人江方勋介绍,不久后,该土地整治区域将移交当地村集体,根据需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种植业。

  

  道真自治县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陈德芳介绍,目前,道真自治县交通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通过社会融资,参与全县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对于道真守牢耕地红线有重要意义,将有效保护全县耕地面积,提高县域新增耕地指标,推动有效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激活社会资本“一池春水”,让道真自治县在生态修复工程实施中底气十足,超过一亿元的社会资本,让各项目加快建设步伐。自2022年11月,道真自治县启动武陵山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施工以来,坚持以“水土保持”为核心、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生态修复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原则,有序有效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现已完成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43公里,修复矿山生态62座,提升林业生态功能图斑164个,完成土地综合整治项目12个,工程已累计完成超60%。

  

芙蓉江支流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俯瞰。(陈庆军 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道真自治县通过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和新模式,将生态保护修复、产业生态转型和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加速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