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屏县:强化土地要素保障 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3-22 23:50
字体大小:大-中-小
访问量:次
打印本页
今年以来,锦屏县把抓产业抓项目抓招商作为经济工作“头号工程”,县自然资源局作为要素保障部门,立足资源优势,用足国家政策,强化要素保障推动项目加快建设,坚持科学编制规划、强化供应土地、主动靠前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一、上下联动聚合力,下好国土空间规划“一盘棋”。
县自然资源局把国土空间规划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和“硬支撑”,坚持部门合作、上下联动、系统谋划、一体推进,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定位,实施全县规划,既定规模、定边界,又定类型、定特色,发挥好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引领作用。一是科学构建规划体系。充分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以及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各类专项规划。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优化产业布局,引导要素合理流动和集聚,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二是加强规划传导指引。发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自上而下、逐级传导的系统性作用。注重上位规划对下位规划的指引传导,加强各级各类规划之间的衔接和协调,形成“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确保各项规划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形成合力,为要素保障提供科学依据。三是强化规划刚性约束。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监督机制,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规划落地生根。对违反规划行为,严肃追究责任,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截至目前,锦屏县115个行政村(大村)根据村庄的分类和需求,完成编制74个“多规合一”村庄规划,正在启动编制锦屏县城、敦寨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即可覆盖9个社区(村庄),完成“一图一表一说明”管控图则32个。下一步,我局将积极推动县级及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审批和启动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与审批,争取在2025年实现我县村庄规划管控全覆盖任务目标。
二、多点发力出实招,打好土地要素保障“组合拳”。
土地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载体。以用地保障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多管齐下,全方位发力,坚持规划先行,坚持“全地域全要素,全周期全链条”的理念和方法,持续推进土地综合整治,组织县、乡(镇)、村三级规划联动,健全乡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在充分征求各相关部门及乡镇意见的基础上,锦屏县自然资源局制定《锦屏县补充耕地项目实施方案》,明确项目主体、资金来源、部门职责、补偿标准、后期管护、奖惩机制等内容。一是科学制定供应计划。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土地资源状况,科学编制土地供应计划,合理确定土地供应规模、结构和时序。要坚持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充分考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等不同领域的用地需求,优先保障主导产业、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用地。要结合土地市场供需状况,灵活调整土地供应节奏,确保土地供应与市场需求相匹配。二是创新土地供应方式。要积极探索创新土地供应方式,探索弹性年期、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供应方式,降低市场主体的土地取得成本,增强土地市场的灵活性。要积极探索土地混合利用模式,允许不同用途的土地混合使用,提高土地的兼容性和灵活性,满足新业态、新产业的用地需求。三是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坚持把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作为“头道工序”,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加大存量土地盘活力度,通过土地整理、闲置土地处置等方式,挖掘存量土地潜力。同时,要加强对土地利用的监管,防止土地闲置浪费和低效利用。
三、优化服务强保障,提升用地审批“高效率”。
紧盯重大项目建设,主动对接上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争取用地支持,优化审批流程,健全长效服务机制,为锦屏县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一是强化项目用地预审服务。针对运动装备制造业和鹅产业等主导产业及豪赖片区开发、沙田片区建设等重大项目和民生工程等,提前介入,主动服务,严把项目论证关,全面优化项目选址,统筹利用存量和新增建设用地,合理控制用地规模,做好项目预审等前期工作,为项目的落地把好关。二是建立常态化沟通对接机制。对上争取、对外联动,加强与发改、工信、投促、交通、水务等相关部门对接,了解急建用地项目,及时将成熟项目用地计划报省州审核配置用地指标。三是做好重大项目跟踪服务。针对青山界矿山、九江风电场等重大项目,明确专人负责,全程跟踪,提供“一对一、点对点”的保姆式服务,做到随到随办、特事特办,全面提高用地审批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