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三个全面”“三项措施” 让党史学习教育与自然资源科普两翼齐飞 ----建成省地质博物馆并免费向公众开放
发布时间:2021-08-20 15:05
字体大小:大-中-小
访问量:次
打印本页
“建成省地质博物馆并免费向公众开放”是贵州省2021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也是省自然资源厅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举措。我厅紧紧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全力将省地质博物馆打造为集贵州文化、资源、历史、优势展示传播新平台,8月14日正式免费向公众开放,建成我省文化自信新地标。开馆以来,30余个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公益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及“乡村振兴”主题活动,免费讲解提供百余场,参观人数超过4万,公众号粉丝人数突破10万,网络关注度升至千万,地质博物馆从知识传播、形态美学、文化内涵、党史学习教育等多角度多维度满足着社会公众对一个具有贵州特色的文化的热切期盼。
“三个全面”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党委统筹,全面压实各方责任。在省级层面任务清单上,厅党委将“建成省地质博物馆并免费向公众开放”同步纳入厅级层面任务清单,迅速编制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厅主人负责同志任组长,两名副厅长分抓建设与服务,下设“2组4班”抓实组织、建设、宣传、联络、督办等各项工作,层层压实责任,层层监督传导,层层狠抓落实,确保工作高效推进。
以民为本,全面完善服务举措。10余项服务规范、管理措施及时制定,保障服务顺利开展;10余万字的基础版、专业版、简略版、儿童版讲解词,满足不同服务对象的“个性化”需求;10余场不同规模的行业单位、相关专家、中小学生、公众代表的征求意见,展览细节进一步改进;10余次公众应急、消防安全、卫生防疫、服务接待、讲解礼仪的集中培训和演练,让身处一线的讲解员、教育专员、引导服务员成为博物馆最靓丽的风景线。
倒排工期,全面投入战时状态。工作任务明确之初,所有人员签下“承诺书”立下“军令状”,即刻进入战时状态,吹响为民服务“集结号”,所有人员白加黑“5+2”持续作战几个月,这个体量庞大、工艺复杂、先进技术丰富的现代化博物馆展厅,这个兼具鲁班之精、科学之美、历史之韵、文化之魄的博物文化机构,得以提前闪亮登场。
“三项措施”让党史学习教育与自然资源科普两翼齐飞
融入红色元素,实现科普展览与红色教育有机结合。在首个临时展览“石话石说——贵州石文化展”中,尝试性地融入了红色文化元素,把岩矿石自然科学、观赏石形态美学、红军长征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探索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在形式上、内容上的创新,让贵州红色文化遗产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深入浅出的形式进行传播,潜移默化、入脑入心。
立足职能职责,打造党史知识教育与自然资源科普集中场所。打造自然资源专题图书室,发挥“网红打卡地”聚集效应,将宣传党的历史、理论、思想的书籍纳入陈列展示和公众借阅范围,让党史知识与自然资源科学一起以触手可及的形式呈现在公众身边。
助力乡村振兴,将党史学习教育与自然资源科普送进百村千乡。拟制《“流动博物馆”进赫章巡展活动方案》,结合自然资源科普职能开展“双联双促”活动,将展厅展品“搬”进农村,将党史知识“引”入课堂,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丰富农村青少年课外知识,增进学习兴趣,依托红色文化引领乡村振兴。